創傷患者的移動


 


臺灣緊急醫療救護教育粉絲專頁寫於 2012429 4:00 ·


在上一篇『徒手頸椎固定術,用意不用力的技術』


當中我們提到了,有關徒手頸椎固定術的執行與教學注意事項。


但徒手頸椎固定術不可能用上一輩子,患者總是要移動。


以機車與汽車對撞的『汽車駕駛』他會經歷幾個移動階段


1. 車內脫困=>擔架推床


2. 擔架推床=> 救護車


3. 救護車 => 擔架推床


4. 擔架推床 => 醫院推床


5. 醫院推床 => CT Scan


6. CT-Scan => 醫院推床


7. 醫院推床 => 手術台


.......


機車的騎士則會經歷


1. 翻身脫盔 => 擔架推床


2. 擔架推床 => 救護車~


後面就跟汽車駕駛類似..就不佔篇幅了


那,我們到底從患者俯臥開始,到CT照完照規矩來,會將患者翻幾次身?


1. 俯臥翻側臥 => 90


2. 側臥翻仰臥 => 90


3. 仰臥上長背板 => 180 (上下)


4. 長背板到醫院推床 => 180


5. 院內評估 => 180 (含背部檢查)


6. 醫院推床到 CT Scan => 180


從現場到CT 做完,這個患者至少要被翻動 180 x 5= 900


每翻動一次患者,患者的不固定部位(出血處、骨折處、脊椎損傷處...etc.


就要被移動一次。


特別要注意的是『出血處』。


英國的統計,有30%的創傷死亡患者,是死於 『出血』。


因此,止血是相當重要問題。


那止血跟患者移動又有什麼關係?


關係可大了,我們知道出血是因為血管破裂的意思是『造成血液流到血管外頭』


那止血的原因是因為有血小板與血漿當中其他的凝血因子來堵塞破裂的地方。


試想一下,如果我們的血管是水管,當水管破裂的時候


我們拿了三秒膠將水管黏合,但是在還沒有完全乾燥前移動會造成.....


對!就是再次斷裂!同理,血管的破裂處每經過一次的移動,都有可能會再次造成血管的破裂。


那麼翻身的次數多寡,直接的影響著,血管的修補作業。


也就會加長出血的時間。


==


這邊先插話來談一個滾木式翻身法(Log Roll),


顧名思義,就是像伐木工人一般將木頭用滾動的方式變換位置。


這也是現在我們使用的翻身法的原型。


然而Log Roll有個問題,就是必須同時至少有3人以上操作


才能夠維持患者的身體與四肢同時被滾動(但是我們大部份的任務都只有兩名)


所以腳就不能保證穩固。


滾木法要能夠穩固的將患者轉90度,不是靠『快』也不是『慢』


而是靠執行組員的『默契』,如何在穩定的狀態下將患者不急不徐的翻身。


==


那麼,可是如果創傷的患者不能夠翻身


我又要怎麼上長背板?同時又保護患者的脊椎呢?


有一個很方便的器材,叫做『鏟式擔架』


鏟式擔架的功能可以是患者的短程移動,也可以作患者的脊椎固定。


英國的研究報告顯示,鏟式擔架的固定效果與舒適度都不亞於長背板。


但是,鏟式擔架可以減少患者被過度移動的機會。


==


有趣的是,以Ferno為例,鏟式擔架Scoop Stretcher


在美國是分類作為:Backboard and Immobilisation


在英國是分類為:Stretcher


在亞洲區的分類又是:Backboard and immobilisation


==


這邊先來談一下長背板


長背板,在臺灣被當成是萬用器材


救護隊當作是固定器材(這沒有問題)


救助隊當作是吊籃(這非常有問題),應該用籃式擔架。


有的人甚至把長背板當作是移動器材,這也很有問題。


然而,長背板(Long Sipnal Board 最早的出現是單純使用於車內脫困的脫困器材。


與脫困頸圈相同。


目的都是在限制患者的脊椎活動,但是長背板對患者的另一個影響是。


因為沒有人的背、脊椎是平行的,所以躺在長背板上長時間可能會造成患者脊椎的過度壓迫。


就好像睡在木板床不能翻身一樣的感覺。


因此,今年在英國舉辦的Trauma Care研討會當中建議,如果運送時間超過45分鐘


最好能夠使用 Vacuum Mattress(抽氣式搬運毯)『按:功能與抽氣式護木相同』


如果小於45分鐘,可以使用鏟式擔架、或是長背板。


所以長背板不應該拿來固定患者頸椎嘛?


不,是可以的,但是他的舒適性會造成背部肌肉的不適,同時間可能會造成脊椎的過度壓迫。


所以在使用長背板長時間運送的時候,應該在人體的自然空隙(腰、頸等部位)加上軟墊,以減少壓迫。


接著是頸圈,


我們在到院前救護現場所使用的頸圈,稱之為脫困頸圈


與長背板相同,都是為了做脫困而設計出來的產品。


由於脫困頸圈固定的範圍太短,前面:下巴到鎖骨切跡;後面枕骨到C6~C7


加上脫困頸圈的適用範圍有限制(例如脖子太細的與脖子太粗的)


==


這個部份可以做一個實驗,拿起脫困頸圈,試想應用在脖子太細與太粗的患者身上。


就會發現,頸圈的中軸線已經歪掉了。


這個時候因為施力不平均的關係,所以會將固定的力量往特定的方向牽引。


這樣被固定的人就不會在『自然位置』上。


==


又,因為脫困頸圈的限制效果很有限,所以絕大多數的患者在施用脫困頸圈之後


脖子都還可以移動,這樣就沒有達到『盡可能』不動的狀態。


而且上一篇也提到,脖子的肌肉牽連到肩膀與背部。


因此,以目前我們所使用的脫困頸圈。


都應該在施用後 軀幹固定器、車內脫困器(KED)或長背板(含頭部固定器)加以輔助


才能夠確保患者的脊椎是穩固的。


只有使用脫困頸圈,限制頸椎移動的效果很有限。


但是如果是小朋友呢?


我的車上又沒有小朋友專用的長背板?


其實小朋友的長背板很有意思,因為解剖構造的不同(頭比較大)


所以小朋友的長背板會有頭窩(如圖)


我應該怎麼辦?


如果是大孩子,體型跟成年人的差不多,


可以選擇在長背板軀幹部位加上毛毯增加患者枕部的空間。


如果是小孩子(小一以下)。


可以使用抽氣式護木 L Size的作為抽氣式搬運毯的替代品。


但是如果是體重超重過了頭的呢?


BMI>34的這種


反而是要在患者的頭部下方墊高,這樣患者的頸椎才不會過度伸展。


==


小結:


患者的第一個血塊,是止血最重要的步驟。


再可能的範圍之內,減少移動患者的次數。


例如:初評的時候先不做背部的檢查,等到上長背板的時候再做。


才能夠讓第一個血塊更加穩固。


減少患者的移動次數,也可以減少患者的疼痛。


好比說大腿骨折的患者,翻上翻下好幾次,他一定會痛的哭天喊地。


頸圈、長背板(或軀幹固定器、車內脫困器)應該是一組的好朋友


有頸圈就有後面的,才能夠真的保護患者的頸椎。


如果有長時間的運送(>45分鐘),考慮在長背板與患者中間加上軟墊或被子。


增加患者的舒適度,同時也減少患者脊椎的壓迫。


如果有鏟式擔架的單位,可以把鏟式擔架作為替代長背板的器材。


唯頭部固定器的部份,並沒有實證研究表示,使用長背板的頭部固定是有益或有害於患者的。


因此頭部固定器的部份可使用長背板的頭部固定器替代專用頭部固定器。


鏟式擔架在疑似骨盆、股骨頸骨折的患者身上,效果最為明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救護之星 的頭像
    救護之星

    救護之星個人的部落格!

    救護之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